近日,醫學期刊《柳葉刀》發表了一項兒童青少年抑郁癥的網絡Meta分析,研究表明,多數抗抑郁藥對兒童青少年患者無效;在納入的14種抗抑郁藥中,僅氟西汀對兒童青少年患者具有一定的療效。
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為英國牛津大學精神科的Andrea Cipriani博士及重慶醫科大學周新雨博士,通訊作者為Cipriani博士及重慶醫科大學謝鵬教授。
抑郁癥是兒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。對于這類特殊人群,是否需要應用抗抑郁藥物,使用哪種抗抑郁藥物,仍存在很大爭議。周新雨等課題組成員系統檢索了7個國際數據庫的5794篇文獻和8個試驗登記平臺的2509條試驗注冊信息,嚴格篩選出符合納入標準的隨機雙盲對照臨床實驗34個,共5260名患者(平均年齡13.6歲)。課題組成員應用國際最新的循證醫學研究方法網絡Meta分析,綜合比較了14種不同類型的抗抑郁藥物在兒童青少年患者急性期治療的有效性、安全性和自殺風險等評價指標。
歷時4年的研究證實:多數抗抑郁藥對兒童青少年患者無效,僅氟西汀的有效性優于安慰劑,且一些抗抑郁藥還可能存在嚴重副作用和潛在自殺風險。研究人員指出,兒童青少年抑郁患者應首選心理治療,在無條件進行心理治療或心理治療無效的情況下,可考慮使用藥物治療,但應強調治療的個性化;在使用抗抑郁藥的過程中,臨床醫務工作者務必嚴密監控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和潛在的自殺風險,尤其是在用藥的初始階段。
該研究指出,兒童青少年可能存在不同發病機制,并對制藥企業贊助臨床試驗的可信度提出了進一步思考。